污染成分
市政臭气因产生场所和处置对象都较为集中单一——通常是城市居民生活或商业活动产生的污水和垃圾——故成分相对简单,体量较大但浓度往往偏低。
主要成分包含硫化氢、氨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甲硫醇、甲流醚、有机胺、苯系物、VOCs、粉尘等等。
而工业废气则由于行业不同(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场所不同)导致废气成分或简单或复杂,废气量各异,浓度也有所区别。
主要包含硫酸雾、硝酸雾、铬酸雾、氯化氢、氰化氢、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硝酸铵、二噁英、醇类、甲硫醇、乙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丙酯、丙烯酸甲酯、甲苯二异氰酸酯、醚类、酮类、酚类、环状有机物、苯系物、有机胺、非甲烷总烃、烯烃、卤素有机物、VOCs、油烟、焦油、尼古丁、辣椒碱、醋酸、松节油、松油醇、挥发性脂肪酸、粪臭素、气溶胶、粉尘等等。
污染威胁
在废臭气治理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污染因子有五类,分别是: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硫醇、硫醚等)、含氮化合物(氨、胺、吲哚类等)、卤素及衍生物(氯气、卤代烃等)、烃类(如烷烃、烯烃、芳香烃等)、含氧化合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恶臭污染物中主要为八大物质: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三甲胺、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
其中硫化氢无论在市政臭气亦或是工业废气中都有出现并且含量较多,在除臭设备设计规范中设备必须包含硫化氢和氨气的检测仪表。低浓度的硫化氢有臭鸡蛋味,容易察觉,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但长时间处于含硫化氢环境或硫化氢浓度过高情况下,人体嗅觉系统会被麻痹并对臭味脱敏,继而造成控制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功能失效,直到使人丧失意识或死亡。这里列出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浓度(ppm) | 症状 | 时间 |
10 | 更高容许值 | - |
50-100 | 轻微刺激体表粘膜 | 2小时 |
200-300 | 严重刺激眼睛及呼吸道 | 1小时 |
500-700 | 昏迷,死亡 | 0.5-1小时 |
超过1000 | 昏迷,死亡 | 数分钟 |
氨气有严重的黏膜刺激作用,能导致血压与心脏搏动不稳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氧的运输,继而造成各组织缺氧。氨气中毒还表现为对眼睛及呼吸道的灼伤,引起口腔溃疡、喉头痉挛、喘鸣、声音嘶哑、讲话困难,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氨气甚至能导致皮肤二度到三度灼伤,灼伤后的死亡率约为40%。
其他气体污染因子对人体也同样具有较大危害:可引起人体反射性地抑制吸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不悦的气体感受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某些工业生产因为其工艺的特殊性可能会产生一些更加隐秘且致命的物质,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理对于厂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和工业生产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对于人和其他生物存在健康和生命威胁,对于相关的机械、材料、设备往往也是一种巨大危害。废气当中的酸雾成分如果浓度达到一定阈值,会锈蚀破坏厂区内的金属部件;而碱性气体在通过塑胶产品或有机油性膜料的时候也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携带大量水汽的废气臭气会致使机械部件的生锈和老化,而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含有盐或其他溶剂的液体会大大加速锈蚀进程,金属锈(如铁锈)产生后,其多孔疏松的结构会引发更加剧烈的腐蚀进而形成恶性的破坏循环,为社会经济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