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使得市政工程、工业生产活动得以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环境污染也逐步凸显。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敏感度也与日俱增。社会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与公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之间的矛盾随时间的推移会愈演愈烈。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庞杂的、长周期的、多学科交错的议题,涉及土地修复、固废处置、危废处理、污水处理、水质净化、大气治理、废臭气处理、噪声管控等诸多方面,其中废臭气问题主要在市政工程、工业生产中出现,且由于其本质特性造成其容易被大气活动传播扩散,空气污染可以说是最直接刺激人类感官、最容易受到关注及最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之一。
尽管相关部门在早期就已经对污染排放——特别是与大气污染息息相关的构成废气臭气的污染物——制定了标准性文件进行约束,但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与政策调整的滞后性、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与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等人为因素,结合废气臭气治理行业和技术本身(相比其他土、固、液)的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使得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变得复杂、艰巨。
污染来源
根据工程经验,污染大气环境(排放标准限制对象)或容易遭遇居民反感投诉的空气环境事件主要来源于市政臭气和工业废气两个方面。汽车、铁路、轮渡、航空等尾气排放也随着运输工具保有量的增加和全球贸易联系的增强,逐步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危害,属于不定点不连续的污染事件。而其他小规模空气污染事件有公共空间臭气、装修废气等。以下着重讲讲市政臭气和工业废气:
其中市政臭气的产生主要源自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单位、污水处理单位或垃圾处理单位,包括提升泵站、雨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厂等;而工业废气的产生主要源于各种工业生产行业的废气尾气排放,包括化工行业、焚烧(冶金)行业、电子行业、食品行业、制药行业、饲料行业、养殖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包装行业、印染行业等等。
市政臭气: 给排水系统(如提升泵站)中恶臭气体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泵站集水池、前段格栅、后段水泵、提升泵、检修间等等; 污水处理系统(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气体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提升泵房、配水井、粗/细格栅(井)、污水泵房、集水池、初沉池、曝气池、好氧池、厌氧池、水解酸化池、储泥池、污泥浓缩池、脱水车间等; 垃圾处理系统(如垃圾处理厂)中恶臭气体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垃圾分拣车间、垃圾堆存间、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间、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等。
工业废气: 化工行业是一个笼统概念,广义上可以包括后续提到的几乎所有其他工业行业,这里只讨论行业共通的废气产生场所:原材料贮存区、实验室、电炉生产间、混合搅拌车间、洗涤车间、发酵车间、溶解车间、提纯车间、合成车间、烘烤房、冷却池、废液贮存池、切割切粒车间、罐区、成品堆置区等; 焚烧冶金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回转窑、焚烧炉、烘培炉、燃煤锅炉、催化燃烧车间、垃圾焚烧车间、铸造车间等等; 电子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电镀车间、电池生产线、焊接车间、锡炉、装配车间等等; 食品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原材料贮存区、预处理车间、浸出车间、提纯车间、烘烤车间、干燥车间、废水贮存区、废料贮存区、油烟风管等; 制药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煎药区、制膏区、发酵间、中间体车间、催化间、反应釜、提纯车间、包装车间等等; 养殖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饲养笼舍、饲料堆放间、粪便处理间、发酵罐、屠宰间、清洗间、掩埋区等等; 印染行业中废气的主要产生场所包括:油墨印染车间、印刷车间、漂染车间、静电除尘区、定型车间、烘干房等等。